(届浙江义乌中考)
中敌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
【注释】①曹松,晚唐诗人,七十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
(1)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对月》,诗中“(1) ”是“中秋”,“(2) ”是“月”。(填入诗句中的词语)
(2)后两句写中秋夜月光朗照,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释①糁:散落。②雉:野鸡③凫:野鸭④本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发挥想象,描述“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是的理解。
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
理由: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①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释】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结尾句“小桥流水飞红”历来被人称道,请说说这句话妙在何处。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