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1 mol A(g)和2 mol B(g)置于2L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B(g)C(g)+D(g),并达到平衡。C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下图I中曲线b所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II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第4秒钟达到化学平衡状态,0~4秒内,以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225mol·L-1·s-1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约为7.36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3Cl
B.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
C.该有机物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

下列除杂所用的仪器方法,不正确的是:

A.苯中的甲苯: 加溴水分液
B.乙醇中的水:加新制CaO蒸馏
C.甲烷中的乙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洗气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关于下列反应,说法正确的是:(图中共有三种原子)

A.反应过程中E中共价键断裂,G中共价键保持不动
B.E中存在非极性键
C.M分子有可能是HCl
D.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可以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B.要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将蔗糖的水解液加入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至沸腾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产生
C.在进行乙醇的消去反应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来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取出加热,铜丝又会变为黑色,反复几次,用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证明是否生成了乙醛

关于重结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被重结晶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
B.溶解度很小的杂质留在了热滤的滤渣里
C.重结晶的步骤为:加热溶解、冷却过滤、结晶
D.重结晶的首要工作是选择适当的溶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