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Ⅰ:选择一种试剂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将所选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写在横线上:
①苯、甲苯 ▲ ②苯、硝基苯、乙醇 ▲
③苯酚溶液、己烯、己烷、醋酸溶液 ▲
Ⅱ: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甲、乙两方案。
方案甲:
实验1:取少量无水乙醚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金属钠。
实验2:各取3mL无水乙醚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等物质的量的苯酚和乙醇,再投入大小相同的钠块。
方案乙:
各取少量等物质的苯酚和乙醇于试管中,均在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化后,各放入相同大小的一小块金属钠。(已知:苯酚的密度为1.07g/mL)
(1)方案甲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 。
(2)方案乙中观察到:在乙醇中,钠很快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且表面产生白色悬浮物,最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
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白色悬浮物为 ▲ ;
②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与钠的反应快,其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序号)
(3)现需配制250 ml 0.2 mol/L 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两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烧碱样2.50g,将样品配成250mL的待测液。
(2)滴定管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 。
(3)取10.00mL待测液,用 量取注入锥形瓶中。(填仪器)
(4)用0.2000mol/L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
(5)根据下列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 。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10.00 |
0.50 |
10.40 |
第二次 |
10.00 |
4.00 |
14.10 |
第三次 |
10.00 |
4.20 |
15.70 |
(6)根据上述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 。
实验题
I.(1)写出上图中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2)冷凝管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
Ⅱ.实验室要配制2 mol/L稀硫酸240 mL。
(1)量取浓硫酸时,用下面那种规格的量筒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10 ml②50 ml③100 ml④500 ml
(2)配制该稀硫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 、 等.
(3)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将对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进行读数_____________;
②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后用胶头滴管吸至液面处_____________;
③ 容量瓶事先有水,没干燥_____________
III.200ml 5mol/lNaOH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是 g,取出20 ml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将取出的溶液稀释至100 m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取铁钉放入一定量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干燥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可能含有Fe3+和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
a.KSCN溶液 b.铁氰化钾溶液 c.盐酸
②乙同学取448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BaC1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可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探究二】
据探究一所测SO2的体积分数,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可能还含有CO2和Q气体,因此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实验前已将装置中空气排尽)进一步探究。
(3)装置A中的现象是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为判断CO2是否存在,需将装置M添加在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A之前 b.A~B之间 c.B-C之间 d.C~D之间
若存在CO2,则产生CO2气体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5)若C中固体变红,D中固体变蓝,则Q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
(6)若某气体可能由CO2、SO2、H2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经测定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填序号)。
a.SO2 b.H2、SO2c.H2、 CO2 d.CO2、SO2 e.CO2、SO2、H2
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物质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异丙苯 |
120 |
0.8640 |
153 |
丙酮 |
58 |
0.7898 |
56.5 |
苯酚 |
94 |
1.0722 |
182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器A中通入的X是 。
(2)反应①和②分别在装置 和 中进行(填装置符号)。
(3)在分解釜C中加入的Y为少置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优点是用量少,缺点是_____。
(4)反应②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的安全隐患是 。
(5)中和釜D中加入的Z最适宜的是 (填编号。已知苯酚是一种弱酸)
A. NaOH B. CaCO C. NaHCO D. CaO
(6)蒸馏塔F中的馏出物T和P分别为 和 ,判断的依据是 。
(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