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分,每空2分)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下面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和蛋白质鉴定”实验的材料和部分操作步骤。
(一)实验材料:番茄、稀释的鸡蛋清
(二)实验步骤:鉴定还原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本尼迪特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鉴定蛋白质时,取稀释的鸡蛋清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先摇匀,然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请指出“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 ;② ;③ 。
(2)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
实验处理 |
||
加入3%H2O2(mL) |
温度 |
加入试剂 |
|
试管1 |
2 |
常温 |
/ |
试管2 |
2 |
90℃ |
/ |
试管3 |
2 |
常温 |
2滴3.5%FeCl3 |
试管4 |
2 |
常温 |
2滴20%肝脏研磨液 |
① 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哪些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
② 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
③ 若试管3和试管4组成对照实验,能说明的问题是 。
④ 除了上述的对照实验,请再找出一组对照实验。 。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1,起始密码子均为AUG。正常情况下,基因M在细胞中最多有 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 (填“a”或“b”)链中。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T—A突变为A—T,其对应的密码子由 变为 。
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F1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花 |
白花 |
||
Ⅰ |
红花×白花 |
503 |
497 |
Ⅱ |
红花×白花 |
928 |
1 |
|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流程如下:
(1)分解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是将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法。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通常选用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3)玉米淀粉经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果糖。利用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两种培养基能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薇甘菊是首批入侵中国的外来种,也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每年我国因为薇甘菊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回答下列与之相关的问题:
(1)在薇甘菊的源产地中美洲,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其生长量,难以形成危害,这是长期的结果;在入侵地,薇甘菊和本土所有生物共同构成。
(2)某人承包了薇甘菊的部分入侵地,用除草剂除去全部薇甘菊和其他的野生植物,种植了一些观赏菊。一段时间后,发现地里又陆续出现了一些薇甘菊和其他野生动植物,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几年后有人发现地里植物上蚜虫增多,为了确定其种群密度,通常应采用法调查。
(3)田野菟丝子对很多菊科植物都有危害作用,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田野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田野菟丝子能够从菊科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导致其生长变慢,直至死亡。田野菟丝子和菊科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花盆+生长良好的薇甘菊+不同数量的田野菟丝子
对照组:花盆+
b.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收割薇甘菊,去除田野菟丝子后称干重。实验结果如下图:
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随着接种的田野菟丝子数量的增加,薇甘菊光合作用积累的在减少。进行薇甘菊防治的最佳接种数量为。
(4)接种田野菟丝子并不是消灭薇甘菊的最佳方法,这是因为。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F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或作用对象。请据图回答:
(1)信息分子B和C分别是由和 分泌产生(填器官)。
(2)信息分子E参与的稳态调节方式可能是。信息分子F作用的靶细胞③是。
(3)图中①过程表示;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
(4)寒冷时产生冷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写出人体寒冷时产生骨骼肌颤栗的反射弧:。
(5)靶细胞识别A、B、C、D、E、F等信息分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禽流感病毒H7N9是一种RNA病毒, 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请回答问题。
(1)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③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上鉴定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
(3)细胞Ⅱ的特点是,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