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
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1)乙酸的电离及与酸的通性有关的反应是①键断裂
(2)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
(3)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为:
(4)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为:
A.(1)(2)(3) | B.(1)(2)(3)(4) | C.(2)(3)(4) | D.(1)(3)(4)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
均冒气泡 |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
B |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
溶液澄清 |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
C |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NHO3中 |
溶液变蓝 |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
D |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震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氧化性:Fe3+>I2 |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
B |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
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
C |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
D |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
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 |
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Ca(OH)2 |
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
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 |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 |
D.1 L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