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科学家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模型用线连接起来:
原子结构发展阶段的历史顺序是(用序号A、B、C、D填写)
(2)原子结构的演变过程表明 (多项选择,选填序号)
A.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是发展变化的。
B.现代原子结构已经完美无缺,不会再发展。
C.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原子学说的发展。
D.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完善现象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存在,随着科学的不
断发
展将会得到补充和完善。
(3)在打开原子结构大门的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许多科学方法,除模型方法外,请从下列方法中选择出人们在认识原子结构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 (多项选择,填写序号)
① 实验方法 ②假说方法 ③ 类比方法 ④推理方法
(1)在CH4、H2S、NH4+、H2O、OH—、HCl、Na、Mg2+八种粒子中,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粒子填空:
①上述粒子中与K+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的有;
②上述粒子中与NH3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有;
③上述粒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的有。
(2)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填“正极”或“负极”)。
(3)将6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xC(g)+2D(g)。若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并知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x的数值为;
②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③5min时B的转化率为。
某有机物含有C、H、O三种元素,其质谱如图所示。将4.3 g该有机物在O2中充分燃烧,使生成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2.7 g,碱石灰增重8.8 g,则:
(1)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g/mol。
(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3)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mol氢气,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且面积比为2∶1,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
A.用硫酸铜溶液除去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气体中的杂质 |
B.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混合共热一段时间后,向水层加入AgNO3溶液,观察到淡黄色沉淀产生。 |
C.甲苯与液溴混合,加入少量铁屑,制备![]() |
D.已知3.0 mol·L-1 CuSO4溶液中Cu2+开始沉淀的pH为4,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3.3,则可以用氧化铜除去该溶液中含有的杂质Fe3+ |
E.只用FeCl3溶液就可以鉴别出苯酚溶液、NaOH溶液、KHCO3溶液、苯、溴乙烷五种无色液体
F.用稀盐酸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证明1-溴戊烷在NaOH水溶液与NaOH醇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不同
G.通过石油的分馏可以直接得到甲烷、乙烯和苯等产品
以化合物A为原料合成化合物M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已知:;
(1)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④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2)化合物A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消去反应d.取代反应e.加成反应
(3)⑤为取代反应,除生成M外,还有CH3OH生成,则物质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的结构简式:________和_________
a.含有醛基,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反应②和③的顺序_____(填“能”或“不能”)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
以下是化合物J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1)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序号)。
(2)化合物E的含氧官能团为和(填官能团的名称)。
(3)请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现G→J的转化中,加入的物质K是_____________。
(5)A+B→D的反应中还能生成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以2-甲基-2-溴丁烷为原料制备化合物B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如题中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