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现有的四份溶液:
①0.01 mol/L HCl;②0.01 mol/L CH3COOH;③pH=12 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 |
B.将①、③混合,若有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③>① |
C.将②、④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CH3COO-)+c(CH3COOH)=0.01 mol/L |
D.将四份溶液均稀释10倍后溶液pH:③>④,②<① |
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
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 )
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作气态氢化物
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⑤根据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可判断两种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⑥非金属得电子后形成的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A.④⑤正确 | B.①③⑥正确 |
C.②③⑤正确 | D.都错误 |
同周期的A、B、C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AO4>H2BO4>H3C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非金属性A>B>C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A>H2B>CH3
C.原子半径A>B>C
D.阴离子还原性C3->B2->A-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
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 |
C.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
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