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1 mol/L H2S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c(H+)>c(HS-)>c(S2-)>c(H2S) | B.c(H2S)>c(H+)>c(HS-)>c(S2-) |
C.c(H2S)>c(H+)>c(S2-)>c(HS-) | D.c(H+)>c(H2S)=c(S2-)>c(HS-) |
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符合的是
A.盐酸中加入NaAlO2溶液 | B.SO2气体通入溴水中![]() |
C.pH=1的醋酸与盐酸分别加水稀释 | D.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7g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是0.6×6.02×1023 |
B.标准状况下,22.4升Cl2和H2的混合气经光照反应后,原子总数约为6.02×1023 |
C.0.6 g CaCO3与Mg3N2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3×6.02×1023 |
D.25℃时,1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离子数约为6.02×1023 |
已知反应:AgI+2CN—=[Ag(CN)2]—+I—,把KNO3、Al(OH)3、BaCO3和AgI的混合物按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将其逐一溶解,最适宜的一组试剂是
A.H2O、稀盐酸、NaOH溶液、KCN溶液 |
B.H2O、稀硫酸、氨水、KCN溶液 |
C.H2O、KCN溶液、NaOH溶液、氨水 |
D.H2O、NaOH溶液、稀盐酸、KCN溶液 |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 + 1/2O2(g)=CO(g);△H1=-110.5kJ/mol
②稀溶液中,H+(aq) + OH-(aq)=H2O(1);△H2=-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
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