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装置.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状态,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端(选填a或b).
(2)小明根据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图B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①请你在图B接错的那根线上打“×”;②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③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
(3)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C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V,电流表的读数是A,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Ω.
(4)若将上面实验中的定值电阻R换成小灯泡,在多次测电阻的过程中,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比较步骤,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3)比较步骤1和2,得出结论:;
(4)比较步骤1和3,得出结论:;
(5)王刚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M同时接到c、d,N同时接到c′、d′,此时小灯泡的亮度比步骤4的小灯泡还亮,是因为.
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反映出来的,这里用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换”);②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来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③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其中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 能转化为能.
(8分)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
(1)在图甲中,请你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完成电路的连接.
(2)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灯泡的电阻RL=Ω.
(3)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接触良好.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灯泡不亮,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小明测量三次后,准备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对他求平均值的做法,你的看法是: 。
(8分)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某校学生对青口河的水质进行监测,定期取样测量其密度进行物理分析.
(1)他们在测量过程中,首先舀取湖水倒入量筒如图19(甲)所示.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一只空烧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最后,将量筒中的湖水全部倒入烧杯中,同样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湖水的总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舀取的湖水的体积为 cm3,质量为 g,密度为 _ kg/m3.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湖水的密度,甲乙丙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