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填选“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_(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3)萘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小明由此提出问题: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的猜想是: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多少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先取一定量的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加热,得到了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萘熔化过程大约持续的时间t1=_______min.
②再取_______(选填“相同量的奈”或“不同量的奈”),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加热,记下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t2.
③比较t1和t2,若t1和t2不相等,则说明猜想是_______(填选“正确”或“错误”)的。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2) 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图(d)、(e)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3) 实验中你还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写出一条即可);
(4) 小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不沸腾,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比较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
(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3)综上所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做如下实验:同一辆小车,从斜面上同样高的A处自由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的表面上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B、C、D位置上,(在毛巾表面时,小车在B处停下;在棉布表面时,小车在C处停下;在木板表面时,小车在D处停下)试问:
1.为什么要用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同样高的位置自由滑下?
;
2.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前进的距离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
3.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
。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试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
实验序号 |
接触面 |
压力/N |
滑动摩擦力/N |
1 |
木板与木板 |
2.0 |
0.4 |
2 |
木板与木板 |
2.5 |
0.5 |
3 |
木板与砂纸 |
2.0 |
0.6 |
实验数据如下:
(2)分析(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上述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现阶段还用到此研究方法的实验有。(至少填出一个)
(4)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
力为N。
如图甲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
D.小卡片容易扭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