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小车,使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所

示。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斜面
倾斜度
小车重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斜面的
机械效率
较缓
10
0.1
3
1
1
3
33.3%
较陡
10
0.2
4
1
2
4
50%
最陡
10
0.4
 
1
 
6
 

(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拉力为       N;做的有用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          
(3)根据上面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
mL,根据FGρV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如果两力方向相同,其作用效果相当于只受一个F=F1+F2,我们把F叫做合力,F1、F2叫做分力.小明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存在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从B处伸长到C处,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应使橡皮筋,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
   (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F1+F2,(选填“等于”或“不等于”)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
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可推理得到: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测定额定电压为2.5V,额定功率不大于1W的小灯泡的功率。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存在三处错误。请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以上错误后,试触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灯泡不亮。经检查,电压表完好且连接正确,灯泡也完好,则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