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A.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如图a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所示,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
B.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的砝码总质量(如图c所示);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的钩码总质量;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砂,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的细砂的总质量并记录。
再分别用圆柱和三棱柱重复实验步骤B,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1)此实验中甲同学添加、更换砝码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2)最能精确反映支柱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是 同学所做的实验。
(3)下表为丙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分析,三个支柱中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N。(g=10N/kg)
支柱形状 |
四棱柱 |
圆柱 |
三棱柱 |
塑料板与细砂总质量/g |
392 |
400 |
243 |
(1)如图1所示,甲物体重3N,乙物体重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 N。
(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N,小慧认为是7N。
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2);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 ,不改变力的 (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
b.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4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 乙对b绳的拉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由此可知,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 N。
(3)再通过受力分析可得,图1中地面对乙有 N的支持力。
为了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饮料进行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1),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时,可看成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把盛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砝码,调节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3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30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可得,这种饮料的密度为 kg/m3。
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热(选填“吸”或“放”)。
(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态,在G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的冰和萘,用 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物质 |
熔化时间/min |
冰 |
9 |
萘 |
4 |
小青同学在家里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定值电阻,把它带到学校实验室,检查完好后,再对它进行电阻的测量。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如图,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请指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3)改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进行实验,如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该定值电阻的阻值约是 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V) |
1 |
1.5 |
2.0 |
电流(I) |
0.20 |
0.28 |
0.36 |
(4)在上一小题的计算中,小青同学发现三次算得的电阻值并不相同,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持续通电电阻的 (选填“长度”“横截面积”或“温度”)发生变化,影响了它的阻值大小。
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小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6N,则木块A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N。
(2)小芳同学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一起,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乙。比较图乙与图甲,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实验过程中,小金同学突发奇想,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固定在一起,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丙。比较图丙和图乙,发现它们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则图丙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