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如图1所示,甲物体重3N,乙物体重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  N。

(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N,小慧认为是7N。

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2);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  ,不改变力的  (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

b.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4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  乙对b绳的拉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由此可知,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  N。

(3)再通过受力分析可得,图1中地面对乙有  N的支持力。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晓璐同学要测量一只定值电阻,实验室可以提供给她的仪器和元件如图所示.
(1)请帮助晓璐同学用这些元件根据实验要求连接成实验电路(电流表量程使用0.6A,电压表量程使用3V).
(2)她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以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会随之发生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却始终不变(示数不为零),这可能是在连接电路时将电压表接在了 两端.
(3)正确连接电路后,晓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表格记录测量的数据.她将三次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分别求平均值,根据R=计算出电阻值为11.3Ω.老师看完她的结果后认为她的做法和结果是错误的,请帮助她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并填入下表的空格内.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平均值/Ω
电压/V
3.0
2.7
2.0

电流/A
0.30
0.22
0.18

小刚同学用实验探究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随加在该段导体两端电压变化的规律.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电压U/V
6.0
3.0
2.0
1.5
1.2
1.0
电流I/A
1.20
0.60
0.40
0.30
0.24
0.20

(1)在他的实验过程中应该控制不变的物理量是
(2)分析表中的数据,能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图1是测量额定电压为6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电流表选用的是0.6A的量程.

(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2)在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的过程中,通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随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从该图线可以看出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说明灯丝电阻与 有关.

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 决定.图中所示的实验中,AB和CD都是镍铬合金线,但是它们的粗细不同,这个实验是研究导体的电阻跟 的关系.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4)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0
10
20
30
40
5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6.2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