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4)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
0 |
1.25 |
2.50 |
3.75 |
5.00 |
6.25 |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第1、2、3次试验中,改变斜面的材料的目的是。
(2)在第二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3)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4)若通过分析第1、4、5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2)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物理量 物体 |
质量/g |
体积/cm3 |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g.cm-3 |
铁块1 |
79 |
10 |
7.9 |
铁块2 |
158 |
20 |
7.9 |
铁块3 |
237 |
30 |
7.9 |
铝块1 |
54 |
20 |
2.7 |
铝块2 |
108 |
40 |
2.7 |
铝块3 |
162 |
60 |
2.7 |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②铁的密度为。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OA′是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
下表中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时所测的部分数据。
(1)实验次数1、4、5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次数1、2、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左右液面(水)高度差 /cm |
1 |
3 |
朝上 |
2.6 |
2 |
3 |
朝下 |
2.6 |
3 |
3 |
朝侧面 |
2.6 |
4 |
6 |
朝上 |
5.4 |
5 |
9 |
朝上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