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填代号)。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a应_________,活塞b应_________,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_________(填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aOH固体,E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A→G→E→D装置顺序制取干燥的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性。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充分燃烧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CO2、SO2、水蒸气等。为了检验该发电厂排出的废气中的成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连接的顺序为(填导管接口字母) 
(2)根据 现象能证明有SO2存在。
(3)根据 中无明显变化和装置A中
  现象证明有CO2存在。
(4)把装置E放置在最后,能否证明该废气中含有水蒸气?    ,理由是
 
(5)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g,测得氢气体积为b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Na2O2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写化学方程式)
 
(2)丙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丁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若把原装置连接顺序改为甲→丙→丁→乙→戊,则在装置戊中能否收集到氧气?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某学校课外探究小组想利用过氧化钠以及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取适量Na2O2粉末放入广口瓶中,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逐渐滴入到广口瓶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1)写出装置甲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2)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收集气体时,可能会出现倒吸现象,为了防止大量的水进入装置甲中,可以在甲乙装置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为   (从“丙、丁”装置中选取),   (从“a、b、c、d”选取)连接装置甲的出气口。
(4)为了收集纯净的氧气,应该对题目给出的装置进行改进。请你叙述这种改进措施: 
(5)某同学取上述实验得到的广口瓶内的溶液滴加在试管中,然后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振荡试管,红色迅速褪去。
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下列两个信息:
资料1:酚酞在c(OH-)为1.0×10-4mol·L-1~2.5 mol·L-1时呈红色,且0.5 min内不会褪色。
资料2: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由资料该同学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因为溶液中存在H2O2。试设计实验证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2O2,简述实验操作:            ;设计实验证明H2O2溶液能够使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红色迅速褪去”:
 

实验室常用Na2O2与H2O反应快速制取少量O2。用下面装置来制取O2并演示Na在O2中的燃烧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漏斗中液体不断地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试管。试判断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 
(2)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得失情况:
 
(3)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D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