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反应X(g)
4Y(g) +Z(g) △H < 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 |
|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
|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
|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方法 |
|
| A |
甲烷 |
乙烯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 B |
氯化亚铁溶液 |
氯化铁 |
过量铁粉 |
过滤 |
| C |
二氧化硅 |
氧化铝 |
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 D |
乙酸乙酯 |
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蒸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具有两性 |
| B.淀粉和油脂都是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
| 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生成是因为蛋白质变性 |
| 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①中正极附近溶液pH降低 |
| B.图①中电子由Zn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
C.图②正极反应是O2+2H2O+4e¯ 4OH¯ |
| D.图②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NH3·H2O NH4+ + OH— |
B.90℃时,测得纯水中c(H+)·c(OH—) =3.8×10—13:H2O(l) H+(aq) + OH—(aq) H<0 |
C.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2Fe3++SO2 +2H2O 2Fe2+ + SO42—+ 4H+ |
|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2C6H5ONa+CO2+H2O →2C6H5OH+Na2CO3 |
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醋、味精——调味品 | B.酒精、汽油——易燃液体 |
| C.Na+、Fe3+——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 D.废塑料瓶、铝制易拉罐——可回收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