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2月17日出版的《生态学通讯》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他们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繁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
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免疫细胞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______________细胞。
(3)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其不具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4)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5)衰老的红细胞成为_________________,由人类的免疫系统清除。
(6)有研究表明,HIV有100多种形态,众多变异类型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也是目前研制HIV疫苗的主要障碍。这种变化特点与一般生物不同之处是____       
(7)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结合遗传信息传递图解

你认为控制HIV产生新个体的最佳环节是上述_________。(填序号)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每空1分,共4分)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12分)图1是两种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1)图1中的 1的功能越复杂,1中的含量越高。 结构 5的功能是; 结构2(13)与细胞的有关,由两个及周围物质组成。结构3与结构11是同种细胞器,该细胞器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2)图2、图3、图4 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图2图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
(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都含有遗传物质
(4)图4结构中的[14]为可被碱性染料染色,[15]为、与    的形成有关。

(每空2分,共24分)下图表示细胞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A是指;E在动物中是指,在植物中主要指
(2)F是指;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
(3)C是指,通式是,C形成G过程的反应叫,并在G中形成
(4)D是指,D形成H,H主要是

(16分)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根据光合作用相关实验和细胞代谢方面的知识回答下图有关问题:

(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若要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若用来探究元素X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3)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4) 图丙是恩格尔曼实验装置改装示意图,光线先通过三棱镜再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后照射到玻片上的水绵,一段时间后,水绵周围好氧细菌分布无显著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