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测得1 mol N2的质量为28 g |
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 mL |
C.用两只250 mL的容量瓶配制0.1 mol/L 500 mL的NaOH溶液 |
D.用托盘天平称得2.5 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 g |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杯a中的溶液H+增大 |
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 |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 +2e-=H2 |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10 |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
C.用0.200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盐酸 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硝酸银溶液中,则Ag+浓度:①>④=②>③ |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配制0.1mol·L-1的H2SO4溶液时,量取浓硫酸小心注入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
B.若要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
C.在实验室中使用金属钠时若不慎着火,可立即用细沙灭火 |
D.测溶液pH时,可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IIA族 |
B.原子序数相差2的两元素不可能处于同一主族 |
C.可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强弱 |
D.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其元素电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2的化学性质通常非常稳定,但在放电条件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NO |
B.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MgCl2可制取金属镁 |
C.实验室常用氨水和硫酸铝溶液制备Al(OH)3 |
D.K2FeO4能与水作用生成Fe(OH)3胶体和O2,可用于净化自来水并杀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