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电源电压为6.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为3.8V,阻值约为12Ω。如图11-甲所示是小勇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
| 次数 |
电压 |
电流 |
亮度 |
| 1 |
3V |
0.25A |
较暗 |
| 2 |
3.8V |
|
正常 |
| 3 |
4.5 |
0.32A |
很亮 |

(1)根据题目要求,把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在正确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__端(选C或D)。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1-乙所示,电流为_______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3)小明同学在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为6.0V,电流表示数为0,则产生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装置也可以用来测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动手实验并记录如上表的数据。通过计算灯泡灯丝的电阻,并发现灯丝的电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他想: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请你给他作出合理的解释: 。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右图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4)由图像可知物体的与________成正比,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如图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
(1).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该装置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双实验小组四位同学想利用上图乙的方案来探究长木板面与课本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①将一个同学的物理课本代替木块A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课本,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课本与木板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②在原来的课本上又放了另一个同学同样的课本,以改变课本与木板间的压力,这种方法: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③通过多次实验,她们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___越大,________就越大。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4).若实验中让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 实验序数 |
水平板面 |
高度h/m |
水平距离s/m |
| 1 |
木板 |
0.20 |
1.00 |
| 2 |
木板 |
0.40 |
2.00 |
| 3 |
木板 |
0.60 |
3.00 |
| 4 |
铺上棉布的板 |
0.20 |
0.50 |
| 5 |
铺上棉布的板 |
0.40 |
1.00 |
| 6 |
铺上棉布的板 |
0.60 |
1.50 |
分析1、2、3次实验可得: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__________。
(1).请找出上图a中的两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用图a方法称量时,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并向右移动游码后天平恢复了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应是 ( )
| A.砝码数加游码指的示数 | B.砝码数减游码指的示数 |
| C.仅等于砝码数 | D.无法准确读出物体的质量 |
(3).若小明改正错误称量后,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中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_g.
(4).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b中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__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__,如果按这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偏大”或“偏小”).
(5).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可能是________.
小明同学做“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的电路如图所示,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灯L1和L2并联连接,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电流.(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图)

为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他还应继续测量通过___ 和___的电流,然后归纳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