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Ⅳ2和Ⅳ3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 (填Ⅱ1或Ⅱ2),II-2的基因型为 ___,III-3的基因型为__ _ _。
(3)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 。
(4)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 __。
(5)IV-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 ____。
用高速离心机打碎小球藻细胞,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I.
(1)实验A中离体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所起的作用是提供二氧化碳,若要使该实验中没有糖类产生,烧杯中液体应改为__________。
(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叶绿体内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且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至少应加入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请写出CO2的14C的转移过程__________。
(5)在实验A中,如果所用的水有0.48%含18O,CO2中有0.68%含18O,则释放的氧气中含18O标记的氧原子比例为__________。
II.右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6)该图的自变量有
(7)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__M2、N1__________N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填代号)。
(2)B细胞的某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的方向运到细胞外。
(3)与B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 ]。
(4)图A中[4]和[6]两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为适应各自的功能,都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它们分别是。
(5)若图B细胞表示动物唾液腺内的细胞,⑥可能为。
1942年,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所示的数据。请据图分析以下问题:
(l)该图表示了生态系统能量输入、________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填能量数值)。这些能量是沿着________逐级流动的。其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是指________的能量。
(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__。
(4)能量是以________的形式输入的,以________的形式在群落内流动,与能量从群落中输出密切相关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
(5)此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________。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l)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
(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株。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35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2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6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_尾。
(3)细菌——显微计数法。取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20个细菌。继续培养3h后再取样,并稀释10倍,以同样方法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128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一次的平均时间约为________小时。
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M和S中,代表效应器的是________。
(2)在②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在①处________(能、不能)测到神经冲动。
(3)③中的结构叫________,由________组成。
(4)假设M是一块肌肉,在离肌肉10毫米的I处给予适宜刺激,肌肉在6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100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8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___毫米/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