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声学实验现象,回答: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实验三:在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
实验一说明:
实验二说明:
实验三说明:
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装置,请按照要求回答:
①图A是测量(1)的仪器,测量时,应在它的右盘中放置 (2)(选填“被测物体”或“砝码”)。
②图B所示是某电学仪表的表盘,使用时应把该仪表与用电器 (3)联,此时它的示数是 (4)伏。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塑料块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已知ρ水>ρ酒精。
①分析比较图A、B、C(或D、E、F)可初步得出: (21)。
②分析比较图A、D(或B、E,或C、F)可初步得出: (22)。
有一天,小明买了三节干电池,他想:“把这三节干电池串联,电压增大,且这个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如果把这几节电池并联起来,对同一盏灯供电,那么组成的电池组提供的电压、电流会发生变化吗?于是,他找来小华一起开展如下的探究。
(1)他俩收集到一只小灯泡、导线、电流表和电压表、三节相同的新干电池,按如图6-1-14所示的电路首先使用一节电池连好实物图。
(2)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在设计的表格中。然后换二节和三节并联的电池组,分别重复上述操作,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电源 |
电压(V) |
电流(A) |
一节干电池 |
1.5 |
0.12 |
二节干电池 |
1.5 |
0.13 |
三节干电池 |
1.5 |
0.14 |
小华和小明经过分析归纳得出:几节干电池并联组成的电池组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随着并联的干电池增多,电流逐渐_____________。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照相机能够变焦,是指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从而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底片上,人的眼睛也能变焦,是通过改变从而使清晰的、缩小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长时间用眼,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1)请把文中的空格填完整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眼的正常观察范围是()
A.0-10cm | B.10-25cm | C.10cm-极远处 | D.0-25cm |
(3)如图16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图16
(4)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等于镜片(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某人眼镜的度数为200度,则他所佩戴的眼镜焦距为。
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研究铅笔芯的电阻。实验器材有:若干型号的铅笔芯,电源、电流表、电压表、若干导线、电键、小灯泡。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⑴把图(a)所示的铅笔芯分别接入图b)所示的A、B之间。他们判断铅笔芯的电阻大小是根据(13)。
⑵小华猜测:铅笔芯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小柳猜测:铅笔芯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粗细有关;小琦发现HB、6B铅笔芯的软硬不同,于是猜测:铅笔芯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其软硬程度有关。
①若要证实自己的猜测,小华应选择下表中实验序号(14)进行实验,小柳应选择下表中实验序号(15) 进行实验。
小琦则把图(a)中的A(HB)、E(6B)铅笔芯接入电路进行实验,你认为小琦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16)。
②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铅笔芯的电阻,请在上面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用2B铅笔绘画)(17);并将表格中的第一行的栏目补充完整。其实验原理是(20)。
实验序号 |
型号 |
长度 |
横截面积 |
(18) |
(19) |
1 |
HB |
L1 |
S1 |
||
2 |
HB |
L2 |
S1 |
||
3 |
HB |
L3 |
S1 |
||
4 |
HB |
L1 |
S3 |
||
5 |
HB |
L1 |
S2 |
||
6 |
HB |
L2 |
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