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1.0 mol·L-1KI溶液中加入固体I2,发生反应:I2(aq)+I-(aq)I3-(aq) △H;I-的物质的量浓度c(I-)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时用时1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
B.a、c两点对应的I-反应速率相等 |
C.b点时0~10s I-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 |
D.d点时该反应在对应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可得到原溶质 |
B.因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I2+2NaClO3===2NaIO3+Cl2不能发生 |
C.在新制氯水中各微粒浓度的关系为:2c(Cl2)=c(ClO‾)+c(Cl‾)+c(HClO) |
D.用1L 0.2 mol·L-1NaOH溶液分别吸收0.1molSO2、0.1mol CO2,所得的两种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SO32- )>c(CO32-)>c(HCO3-) >c(HSO3-) |
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8 |
B.M有机物中含有2种官能团 |
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9O5Na |
D.![]() |
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检验CH3COOH、H2CO3、H2SiO3酸性的强弱 |
B.乙装置可用来制取并收集氯气 |
C.丙装置可用来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胶体粒子 |
D.丁装置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稀硝酸和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
B.等质量的铁分别与足量氯气和硫充分反应,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
C.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一定相同 |
D.等质量的氯气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和硫化钠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