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物质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10分,每空2分)
待测物质 |
使用的试剂 |
颜色反应 |
还原糖 |
|
砖红色 |
脂 肪 |
苏丹Ⅲ染液 |
|
蛋白质 |
|
紫色 |
DNA |
|
绿![]() |
RNA |
吡罗红 |
|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A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
(2)单体B的名称是_________,分子B含有的糖是_________。C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D、E在细胞中的分布可通过染色来观察,在显微镜下物质E被_______________染成________色。
A-C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周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套上开小窗的暗箱。回答下列各问:
(1)A花盆中的植株的根将向什么方向生长?答:。
(2)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生长情况将是:。
(3)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生长情况将是:。
(4)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转,C花盆中的小苗生长情况将是:。
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
、
、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碳源是,氮源是,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期取体;在生产中,常收集培养至期的细菌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共10分,每空1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酶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和。
(3)RNA经结构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4)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5)用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
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图中转录过程有(填序号),翻译过程有(填序号)
(12分,每空1分)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校生物小组用相同的方法、相同的装置对甲、乙两种植物(其中一种是C4植物)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测得的O2释放量(mL)如下表:
灯泡(瓦.W) |
20(W) |
50(W) |
75(W) |
100(W) |
200(W) |
300(W) |
||
甲 植物 |
CO2浓度 |
0.1% |
3.4 |
16.0 |
28.2 |
40.5 |
56.5 |
56.5 |
0.03% |
2.3 |
11.2 |
19.8 |
27.6 |
27.5 |
27.6 |
||
乙 植物 |
0.1% |
2.6 |
9.1 |
19.5 |
55.7 |
75.6 |
102.6 |
|
0.03% |
1.8 |
8.4 |
18.9 |
54.2 |
75.2 |
101.8 |
请你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下,植物释放O2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甲或乙)是C4植物,其叶片结构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的两圈细胞内侧是细胞;外侧是细胞。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是。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提高甲、乙两种植物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主要是
和。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当灯泡为100W、 CO2浓度为0.03%时,限制甲植物和乙植物O2释放量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若将CO2浓度提高到0.5%时,你认为对提高植物的O2释放量更有利。
(5)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无关变量,特别是温度要保持恒定且适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