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7是小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小玮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玮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确定像的位置后测出了一组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即得出实验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小玮的做法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灯泡 L 标着“6V 6W”,求:
(1)灯泡 L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电阻
(2)如图所示,把灯泡 L 与电压恒为 6V 的电源相接,在 t="0s" 时刻,合上开关 S,测得流过灯泡 L 的电流与通电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1、合上开关 S 瞬间,流过灯泡的电流多大?
2、哪一时刻开始灯泡正常发光?
3、合上开关瞬间灯泡的电阻为 R1,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R2,求R1/R2
寒冷的冬天,在观看短道速滑比赛时,潘晨同学注意到运动员都穿着带冰刀的鞋子,如图所示.为什么要穿带冰刀的冰鞋呢?潘晨同学与同桌高东诚进行了讨论,高东诚认为冰刀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从而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强.“那增大压强又有何用?”
(1)通过网上资料,潘晨和高东诚了解到增大压强可以_____(降低/提高)固体的熔点,从而使得低温下的冰熔化成水,从而可以_____(增大/减小)摩擦力,有利于运动员的滑行.
(2)潘晨决定动手验证网上资料的正确性,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将出现的现象是_____,说明了网上资料是正确的.
(3)现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置在教室中的真空罩中,用抽气机向外抽气,一会将看到杯子中水沸腾了,原因是_____;继续抽气,一段时间后又看到水逐渐结冰了,结合潘晨和高东诚收集的资料和所做实验可知水结冰的原因是_____.
小华用自制的密度计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小木棒、小螺丝钉、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细木棒上下端钻入小螺丝钉,在细木棒上刻上刻度,制成自制密度计.
②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读出细木棒细木棒浸入水中的长度L1.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读出细木棒细木棒浸入水中的长度L2.
请将上面实验的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木棒下端钻入小螺丝钉是为了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越小/越大).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不计小螺钉的体积).
2013年6月11日,承载着中华名族“飞天梦”的“神舟十号”飞船顺利升空.
(1)“神舟十号”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合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密度_____(大/小)、硬度大等诸多优点.如图所示是利用火箭将“神舟十号”发生升空的情景,该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力学知识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王亚平是我国第二位女宇航员,则随“神舟十号”进入太空轨道后,王亚平的质量_____(变小/变大/不变).“神舟十号”在绕地球轨道运行时,“神舟十号”受_____(平衡力/非平衡力)作用.
(3)“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若宇航员将在“天宫一号”太空舱中进行下列科学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
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
D.用秒表测量时间 |
E.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