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因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龟兹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者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
介子与士卒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列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族左右皆散走。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
①龟兹qiū cí: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
②楼兰:西域古国名,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剩遗迹,地处新疆若羌县北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遮:拦截 |
B.王谢服 谢:感激 |
C.于是,白遣之 遣:派遣 |
D.介子与士卒赍金币 赍:携带 |
与“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中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
C.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傅介子“智勇”的一组是( )
①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②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
③遂持王首还诣阙
④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
⑤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⑥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A.①②④ | B.②④⑥ | C.①③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子认为龟兹、楼兰杀害过汉朝的使者,有损大汉威严,于是在元凤年间,他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B.介子到了楼兰,以事实为依据指责楼兰教唆匈奴拦截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
C.介子路过楼兰时,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于是请求前去刺杀他,想以此展示国威,表现了他对大汉的忠心。
E.介子刺杀楼兰分设计诱惑、秘密会谈、实施刺杀三个阶段,刺杀过程中集中表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3分)
译文:
②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4分)
译文:
③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3分)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每小题2分,共8分)
(重耳)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藁踺(gāo jiān,弓箭袋),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yí洗手注水的器具)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蕃:昌盛
B、晋侯无亲,外内恶之恶:憎恶
C、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固:居然
D、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称:声称,提出
14、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B、则何以报不谷
焉用亡郑以陪邻?越国以鄙远
C、 君之余也 D、乃送诸秦
何厌之有乃号令于三军曰
1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2)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况钟传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车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办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巡
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 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注】①蠲(juān):免除②逋(bū):欠交,拖欠。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置二簿识民善恶 识:识别 | B.以行劝惩劝:奖励 |
C.至是钟数延见延:邀请 | D.未尝缘故谊有所干干:求取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 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
B.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C.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D.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钟刚一上任,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狠狠惩治了苏州那些舞文弄墨以奸求利的豪强猾吏,接着痛斥属僚中的一些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 |
B.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不仅办事周密,而且下大力气惩恶扬善,兴利除害,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
C.因当初平思忠对况钟有恩,况钟上任后,知恩图报,不仅邀请他相见,待他礼节非常周到,还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侍奉他。 |
D.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示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直至死于任上。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苏州的知府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都没有一个比得上况钟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初入洛,居唐故宫室,而嫔御未备。阉宦希旨,多言宫中夜见鬼物,相惊恐,庄宗问所以禳之者,因曰:“故唐时,后宫万人,今空宫多怪,当实以人乃息。”庄宗欣然。其后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
魏王继岌已破蜀,刘皇后听宦者谗言,遣继岌贼杀郭崇韬。崇韬素嫉伶人,常裁抑之,伶人由此皆乐其死。皇弟存义,崇韬之婿也,进谗于庄宗曰:“存义且反,为妇翁报仇。”乃囚而杀之。朱友谦,以梁河中降晋者,及庄宗入洛,伶人皆求赂于友谦,友谦不能给而辞焉。进乃谗友谦曰:“崇韬且诛,友谦不自安,必反,宜并诛之。”于是及其将五六人皆族灭之,天下不胜其冤。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义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义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义、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愤嫉,莫敢出气嫉:嫉妒 |
B.庄宗问所以禳之者禳:驱除 |
C.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相属:“属”通“嘱”,互相嘱托 |
D.友谦不能给而辞焉辞:辞职 |
下列各句中,能够体现伶官胡作非为、祸乱朝廷的一组是()
①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
②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
③多言宫中夜见鬼物,相惊恐
④四方藩镇,货赂交行
⑤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
⑥友谦不能给而辞焉。进乃谗友谦
A.②③④ | B.①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下列各项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唐庄宗宠信伶官,这些伶官也飞扬跋扈,随意侮辱官员,这些官员却都不敢整治伶官 来出气。也有一些无耻的官员就阿附这些伶官,以图飞黄腾达。例如孔谦就称呼伶官景进为“八哥”,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
B.景进等人借着为庄宗“充后宫”的由头大干坏事,以至于逼得军中很多士兵的妻子和 女儿不得不逃离邺城。后来庄宗回洛阳,景进又带着上千邺城女子跟随,一路上男女混杂,乌烟瘴气。 |
C.郭门高本名郭从谦,郭门高是他做优伶用的名字。他善于钻营,认郭崇韬为叔父,又 认庄宗的弟弟李存义为养父,因此当上了从马直指挥使。 |
D.由于郭门高和郭崇韬以及李存义的关系,再加上他的部下王温在禁宫中宿卫时图谋作乱,庄宗警告了他。他非常害怕,于是就图谋叛乱。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囋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蚊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人。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絪緼二气,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若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可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注]:①翣(shà):扇子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赋形受质质:资质 |
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 |
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 |
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
B.尔不谨,蹇帷而放之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 |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帷中 |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 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入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9分,每题3分)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译文: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译文:
(3)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每小题3分)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及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为拜谒,蚡不为记。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下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比延烧 比:紧挨着 |
B.臣谨以便宜便宜:趁便见机行事 |
C.群臣或数黯 数:列举过失,指责 |
D.遇黯过于平生 过:拜访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或父子相食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B.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凡四方之士无不过而拜且泣者 |
D.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
以下六个句子,全都直接表现汲黯倨傲忠直的一组是 ()
①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
②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③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④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⑤然黯与亢礼
⑥好直谏,安节死义,难惑以非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⑥ | D.③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汲黯两次奉旨出使,都中途变卦,或半路而返,或自作主张发放官粮赈济灾民。皇帝虽认可了他的作法,但还是让他出朝廷为官。 |
B.汲黯批评别人的过失,从来不留情面,即使对至尊的君主也敢当面谏诤指责,无所顾忌。多次犯颜武帝,群臣都为之震恐、责怨。 |
C.汲黯为人倨傲严正,从不屈从权贵,对田蚡、卫青等朝中重臣也不多加礼敬,引起他们的不满。 |
D.汲黯信仰黄老学说,崇尚无为清静之治,反对扰乱民生的“多欲”政治,治理郡务不拘小节,取得了良好的政绩。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译文:
(2)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