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小兰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连接的实物图。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电阻约9Ω,滑动变阻器阻标有“20Ω 1A”字样:
(1)把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在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P放在______端。(选填“A”或“B”)
(3)小兰合理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小兰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①小灯泡灯丝断了;②小灯泡短路;③滑动变阻器开路。(电流表、电压表均无故障)
请你依据表一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帮小兰判断故障原因,并将其序号填写在表一对应的空格里。
![]() |
| 电流表 |
电压表 |
故障原因 |
| 示数不为0 |
示数为0 |
|
| 示数为0 |
示数不为0 |
|
(4)排除故障后,小兰调节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分别为2V、2.5V、2.8V,依次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并观察发光情况,记录在表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电阻是________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U/V |
I/A |
R/Ω |
灯泡亮度 |
| 2 |
0.25 |
8 |
暗 |
| 2.5 |
|
|
亮 |
| 2.8 |
0.32 |
9 |
很亮 |

(5)请你根据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电压分别为2V、2.5V、2.8V时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阻大小,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之前务必要把 拨回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如图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右侧的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选填“10”、“20”或“30”)。我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电源电压为 ,小灯泡上标有“ ”字样。

(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原因是 ,经分析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 ”,并补画出一根导线连接成正确的电路。
(2)电路连接正确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由图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应选择 。
(3)有同学认为利用该电路还可以探究出导体中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你认为这种说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如图是“利用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 ,并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 中,此时小桶 中水的体积 石块的体积。
(3)将石块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 中,将装有水和石块的 、 两个小桶分别挂在调好的杠杆两端,移动小桶在杠杆上的位置,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回复平衡,如图丙所示。此时小桶 、 的悬挂点距支点 分别为 和 ,若不考虑小桶重力,则石块密度的测量值为 ;若考虑小桶重力,石块的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
(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 水,加热并从 开始记录温度,每隔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
记录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第七次 |
|
温度 |
90 |
92 |
94 |
95 |
98 |
98 |
98 |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3)若不考虑水的质量损失,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
(4)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