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古县城名。 捣寒衣:古人用葛麻编织衣服,衣料僵硬,缝织前需用木杵捶打,使之变软。
⑴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并简要分析。 
⑵全诗以“何处捣寒衣”作为结句,请简要赏析作者这样写的妙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晓望
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诗歌描写的景色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

颈联的景物描写,显出作者的匠心,历来为人称道。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清] 吴梅村
江南好,绣帅①出针神。雾鬓湘君②波窈窕,云幢③大士④月空明,刻画类天成。
【注】①绣帅:最好的绣工。②湘君:湘水之神。③云幢:用作仪仗的一种饰有云纹的旗帜。④大士:指菩萨。
这是一首难得的以民间刺绣工艺为题材的佳作,词中“雾鬓湘君波窈窕,云幢大士月空明”一句描绘了能工巧匠们手下的绣品的什么特点?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词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唐]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注]①偶此:与以上景物相对
诗歌开头两句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景象对应了题目中的“雨后”之意。
宋人吴可在《蔵海诗话》中认为第四句中“‘惊’字甚奇”,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
B.“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竞”,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C.词的上阕“看”字,总领全词,上阙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和下阙风华正茂的“少年学子图”,都由“看”引领而出。
D.全词中心意象应该是“独立寒秋”的“我”,其他意象则是在这一中心意象的“辐射”下形成的。在这里,胸怀博大的看风景人也便成了“风景”。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句诗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