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进行的以下四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
100 mL 2.0 mol/L碳酸钠的溶液 200 mL 1.5 mol/L稀盐酸 |
盐酸逐滴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 |
乙 |
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到中 |
|
丙 |
50ml 1.0mol/L氯化铝溶液 75ml 2.5mol/L氢氧化钠溶液 |
氯化铝溶液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
丁 |
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 |
A.甲乙两组实验产生的气体量相同
B.丙丁两组实验产生的氢氧化铝沉淀量相同
C.甲乙两组实验现象相同
D.丙丁反应后的混合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均无沉淀产生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一定为0.2 ×6.02×1023 |
B.0.1L2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2 ×6.02×1023 |
C.0.88gC3H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目为0.2 ×6.02×1023 |
D.7.8g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6.02×102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aCrO4(s) ![]() |
B.pH=2的酸溶液与pH=12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
C.苯酚显色原理为:6C6H5OH+Fe3+![]() ![]() |
D.某试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淀淀,该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 |
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Y、Z可以都是金属 X Y Z |
B.原子半径Z>Y>X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Z>Y>X |
D.X、Y、Z可形成![]() |
则Y原子也满足8电子结构
LiAlH4()、LiH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分解释放出H2,LiAlH4在125℃分解为LiH、H2和A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H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g/mol |
B.1molLiAlH4在125℃完全分解,转移3mol电子 |
C.LiAlH4溶于适量水得到无色溶液,则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LiAlH4+2H2O=LiAlO2+4H2↑ |
D.LiAlH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作还原剂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氯化铁稀溶液蒸发浓缩为饱和溶液 |
B.氢氟酸储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
C.金属钾储存在煤油中 |
D.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含有少量的CO2、SO2及H2O(g)杂质,可依次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和碱石灰得较纯净的乙烯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