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一小块K放入水中 |
产生气泡,溶液变红 |
K能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碱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g CO2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NA |
B.11.2L乙烯、乙炔的混合物中C原子数为NA |
C.1 L1 mol·L-1Na2CO3溶液中含CO32-离子数为NA |
D.1mol乙醇和1mol乙酸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化学原理加以说明的是
A.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 |
B.氯水和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C.硫酸亚铁溶液和水玻璃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 |
D.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硫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B.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
C.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
D.葡萄糖的最简式:CH2O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用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 |
B.海轮外壳上镶入铅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 |
C.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
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得金属镁 |
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溴化银的浊液中加入溴化钠溶液, 溴化银的Ksp减小 |
B.图中a点对应的是不饱和溶液 |
C.向c点的溶液中加入0.1![]() ![]() ![]() |
D.升高温度可以实现c点到b点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