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 C |
将一小块K放入水中 |
产生气泡,溶液变红 |
K能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碱 |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室温下,向含有溶质为0.10mol的下列溶液中通入0.10mol的相应的气体(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
| B.向Na2SO3溶液通入SO2:c(Na+)= [c(SO32-)+c(HSO3-)+c(H2SO3)] |
| C.向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 |
| D.向NH4Cl溶液中通入NH3:c(NH4+)< c(Cl-)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S2O3+2HCl==2NaCl+S↓+SO2↑+H2O在加热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加热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若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后再充入适量He,由于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在合成氨反应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有催化剂时(a)和无催化剂时(b)的速率—时间图像可用图一表示 |
D.若在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 2SO2+O2,达到平衡后再充入适量He,其速率—时间图像可用图二表示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均在常温下)()
①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醋酸,c(H+) 之比为2∶1。
③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存在下列关系c(Na+)+c(H+)=c(OH-)+c(HCO3-)+2c(CO32-)
④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
则三者关系为:Ka·Kh=Kw
⑤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
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
B. 先增大再减小 |
|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
|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 (NH4+)=c(CH3COO-) |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②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③在H2、I2(g)和HI组成的平衡体系中,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④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⑤高锰酸钾(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
⑥加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反应
⑦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⑧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⑨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 A.②③⑤⑥ | B.③⑤⑥⑨ | C.③⑤⑥⑦ | D.④⑥⑦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