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为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将某哺乳动物的含有31P磷酸的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一、二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 (填数字序号)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若某DNA分子热稳定性非常高,那么此DNA分子中 碱基对所占比例较高。
(2)④结构的名称是 。将⑤所在的核苷酸中五碳糖换为核糖,磷酸外再连上两个磷酸,此物质称为 。
(3)DNA复制时DNA解旋酶作用部位是 (填数字序号),
保证了DNA能够准确复制。]
(4)G1、G2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2中的 (填字母),G2代在S1、S2、S3 3条带中DNA数的比例为 。
(5)图2 S2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 。实验结果证明DNA分子的复制是 。
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花粉粒数(个) |
||
蓝紫色 |
![]() |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
平均数 |
(2)在右上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3)根据统计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4)如果将此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基因型是,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植株能否产生可育后代?,因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到2001年9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8 133例,其中,艾滋病患者1 208例,死亡641例。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者超过60万。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要把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关系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保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目标和任务的如期完成。
(1)艾滋病的全称是,英文简称是。
(2)以下对艾滋病的表述恰当的是( )
A.一种性病
B.由艾滋病病菌引起的传染病
C.由HIV引起的恶性传染病
D.病原体是AIDS
(3)艾滋病一般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传染( )
A.饮食和呼吸
B.血液
C.汗液
D.性行为
E.乳汁
(4)根据你所学知识和目前我国国情,要防止艾滋病流入我国,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勤洗澡,讲卫生
(5)请简述吸毒者容易染上艾滋病的原因: 。
使用高倍镜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把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使高倍镜到位,再调节使物像清晰。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实验结束后,首先应取下,然后将偏到两旁,再将下降到最低位置。
研究人员对五种不同生物的部分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壁 |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戊 |
× |
× |
× |
√ |
√ |
√ |
根据表中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的是 ,原因是
。
(2)最可能取自动物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3) 最可能是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
(4)乙有可能是高等植物叶部的细胞吗? 。为什么?
。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1)~(4)题。
美国“9·11”事件后,炭疽杆菌这一恐怖的生物武器已变得家喻户晓。由这种细菌感染的疾病症状之一是皮肤创面中央略凹陷,外形似毒疮,上覆黑色似炭块的坏死组织,故称为“炭疽”。
虽然炭疽杆菌是形体较大的致病菌,但如果不借助放大仪器,人们仍看不到它。炭疽杆菌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分裂繁殖形成长链状,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形成荚膜,这是炭疽芽孢杆菌的特点。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 ℃)的人工培养基上易形成芽孢,芽孢没有繁殖作用,是生命活动微弱的休眠体,芽孢不仅对低温、潮湿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极强,也不会因阳光照射、喷洒消毒药品而死亡,是炭疽杆菌被用作生物武器的主要形式。
炭疽杆菌为需氧芽孢杆菌,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发育良好,在无氧条件下则不生长。人和动物接触被炭疽芽孢污染的环境如空气、水、食物、土壤等,经皮肤伤口、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侵入机体,引起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脑炭疽等。炭疽杆菌释放炭疽毒素,这种毒素能杀死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增强微血管的通透性,导致出血和组织肿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炭疽杆菌作为生物武器的剂型就是其芽孢附着在一定的载体(羽毛、树叶、昆虫或滑石粉等)上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扩散传播。
炭疽杆菌虽有致病力强、感染后潜伏期短、致死率高等特点,但让人感到恐惧的真正原因是它的高度隐秘性,发病初期常被当作感冒、皮肤病,以致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抗生素能够抑制芽孢感染,但条件是必须在接触炭疽杆菌后的48小时内使用。
(1)炭疽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
A.前者无细胞壁,后者有细胞壁
B.前者比后者结构复杂
C.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D.前者无染色体,后者有染色体
(2)生物界中的菌类,它们获取营养物质的基本方式是吸收,与之相适应的是它们的个体一般都很小。下列关于炭疽杆菌体积小的意义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体积小,使其繁殖力强,数量大,分布广
B.体积小,使其结构简单,有利于自养
C.体积小,使其表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
D.体积小,使其菌类能利用更多寄主
(3)炭疽杆菌经感染动物的皮肤伤口、皮肤黏膜、呼吸道等途径侵入机体,抵抗吞噬作用引起临床症状,炭疽杆菌与易感染动物的这种关系叫________。
(4)炭疽杆菌在活体内不易形成芽孢,在人工培养基或外界环境中易形成芽孢。当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尘埃时,芽孢会繁殖产生毒素。炭疽杆菌产生芽孢这是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