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蜡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方法2 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铜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mL,根据F=G=ρgV可计算出浮力。通过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组: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某次电学实验中,已知所使用的双量程电流表能够满足实验的测量要求。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损坏电流表,且又能较准确的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常常通过"试触"来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1)假如先选用电流表的小量程:闭合开关然后迅速断开,同时观察开关闭合瞬间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若指针   ,则换用电流表的大量程;

(2)假如先选用电流表的大量程:闭合开关然后迅速断开,同时观察开关闭合瞬间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若指针   ,则换用电流表的小量程。

如图为探究物体(钢球)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

①钢球从平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只与钢球起点位置的高度有关。起点位置越高,该速度越    

②钢球从平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运动钢球所具有的动能越   

(2)实验现象:

①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开始向下运动的起点位置越   ,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

②同一高度由静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的质量越   ,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

如图所示,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 60 ° C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 60 ° C 时阻值为 650 . 0 Ω ) ,报警器(内阻很小,通过的电流 I g 超过 10 mA 时就会报警,超过 20 mA 时可能被损坏),电阻箱(最大阻值为 999 . 9 Ω ) ,在此范围内可调节出阻值准确可读的电阻值),电源(输出电压 U 约为 18 V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为 2000 Ω ) ,单刀双掷开关 S ,导线若干。

(1)根据系统工作要求,电路接通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    (选填" a "或" b " ) 端,再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这一阻值为    Ω

(2)将开关 S   (选填" c "或" d " ) 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   

(3)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将开关 S 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 i 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 γ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 i 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 γ 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 i ,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

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1)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 76 . 4 g

(2)另取一只 100 mL 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 a 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mL

(3)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 b 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    g ;则该液体的密度 ρ =    kg / m 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