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 |
泡沫塑料板 |
0.3m |
玻璃 |
0.6m |
木板 |
0.4m |
硬纸板 |
0.5m |
(1)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 、 、 .
(2)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
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食用油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
(1)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6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如图;
(3)将烧杯中的油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油的体积,如图。
实验数据记录:
空烧杯的质量m0/g |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1/g |
油的体积V/cm3 |
油的密度ρ/kg·m-3 |
16 |
实验评估:
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1)在验证欧姆定律实验中,所连接的电路如甲图所示,当E、F间接入的电阻Ro保持不变时,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读出三组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可探究出: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比。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再依次将E、F间的电阻Ro换成定值电阻R1、R2,且R2> R1> Ro,要使E、F间的电压表示数保持U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 (选填“A”、“B”)端移动,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将E、F间的电阻换成一只额定电压是“3.8V”的小灯泡。在乙图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A”、“B”)端移动时,灯泡L逐渐变亮,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电流表的示数逐渐(选填“变大”、“变小”),通过比较还发现。在灯泡逐渐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在增大,造成这一比值增大的原因是。当小灯泡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小灯泡的电功率为W。最后归纳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它并联在电路中时,只有极小的电流通过电压表,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是用上述方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假如考虑了电流通过电压表的影响。你们测量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比小灯泡真实的额定功率(选填“偏大”、 “偏小”、“相等”)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
大理石 |
玻璃板 |
木板 |
棉布 |
毛巾 |
海绵 |
反射声音的强弱 |
最强 |
强 |
强 |
较强 |
弱 |
几乎听不到 |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时
(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
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有三个阻值不同的完好电阻、
和
,小华想利用图-1电路测量
的阻值.
(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2)根据图-1,用笔画线替代导线,将图-2实物图连接完整.
图-1图-2
(3)正确连接实物电路图后,开关S闭合前应将滑片P置于;
闭合开关S后,小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且不变.经过检查各元件连接正确,故障应是滑动变阻器(选填“断路”或“短路”).
(4)为使的测量结果准确,需要获得多组
两端电压值及通过
的电流值.在不改变电源的情况下,小华利用
、
替代滑动变阻器获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她的具体做法是.
(5)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
按要求完成填空.
(1)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2)图-2所示,读取液体体积时,正确的实视线方向是(填写相应字母).
(3)图-3所示,该实验能探究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
(4)图-4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比较小球推动木块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图-1图-2图-3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