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4是研究“2.5V 1W”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的电路图和实物连线图:
(1)实物接线图还差几根导线没有接好,请用笔当导线连接好实物图(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选择)。
(2)在正确连接好电路后,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为0. 30 A,为测得额定电压下的灯丝电阻,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 端移动(填“左”或“右”).
(3)小伟测得了灯丝在三种不同电压下的阻值,然后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当作灯丝的电阻,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并说明理由.
答:
(4)小王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 ;
② 。
(5)小华同学把灯泡换成一个定值电阻,连接好电路后刚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很小,电压表指针偏角较大,可能是
A.电流表量程太小 | B.定值电阻阻值太大 | C.定值电阻阻值太小 | D.电压表量程太大 |
(6)小李同学完成实验后想再测桌上的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他用的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W 2A”字样,刚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18A,移动滑片电流表能达到最大电流0.58A,他很快就知道了这个电阻的阻值,这个电阻的阻值是
根据图中各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A实验的目的是:;
⑵图B的实验表明:;
⑶图C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
⑷图D的实验可以探究研究电流做功与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由此实验现象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其两端电压恒为6V)、电阻箱(电路图符号)、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已调零的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和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如果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跟电阻R的倒数成正比”。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位。
现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未知但符合实验要求)、三个开关、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带测电阻Rx,一个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条导线。
(1)利用上述器材测量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中不拆改电路,通过开关的控制实现电路变化,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护用电器。图25是某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再添加两根导线以实现上述测量的要求。
(2)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和S2,断开开关S3,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动,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
③用R0、U1和U表示Rx。Rx= ________。
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在导体两端电压U=10V不变的条件下,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的电阻R关系的实验电路图。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他在坐标系中画出了如图24所示的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电阻倒数的关系图象。
(1)滑动变阻器R’在此实验中除了能起到保证电路安全的作用外,另一主要作用是。
(2)根据图象可知,在导体两端电压U=10V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比,比例系数为。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不变,某同学用此电路探究通过定值电阻R1(其阻值为10Ω)电流的变化量的绝对值(ΔI)随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的绝对值(ΔU)的变化规律。他测出了滑片P在不同位置时电流表A、电压表V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将下面总结的通过定值电阻R1电流变化量的绝对值(ΔI)随其两端电压变化量的绝对值(ΔU)的变化规律的结论补充完整:
在的条件下,通过定值电阻R1电流变化量的绝对值(ΔI)与其两端电压变化量的绝对值(ΔU)的关系式为。
U/V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ΔU/V |
0.5 |
1 |
1.5 |
2 |
2.5 |
3 |
|
I/A |
0.1 |
0.15 |
0.2 |
0.25 |
0.3 |
0.35 |
0.4 |
ΔI/A |
0.05 |
0.1 |
0.15 |
0.2 |
0.25 |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