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1910年,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在实验中发现1只白眼雄果蝇。为了弄清白眼的遗传,便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所得F1无论雌雄均为红眼,这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在F2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数目比是3:1,并且雌蝇全是红眼,而雄蝇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摩尔根的假设为:白眼基因(a)是隐性基因,它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根据这一假设摩尔根成功地解释了F2中雌雄果蝇的性状表现。
我们知道,X、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Y染色体之间既有各自的非同
源区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又有同源区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所以还可提出如下假设: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a)位于X、Y的同源区段。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假设的解释过程。
(1)遗传图解:
(2)若实验室有未交配过的纯合的红眼与白眼雌雄果蝇(注:若是XAY、XaY,均看成纯合),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上述两个假设哪个符合实际。请写出实验方法步骤、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方法步骤;
预期结果及结论:
如图所示,在a、d试管内加入的DNA都含有30对碱基。四支试管内都有产物生成,请回答:
(1)a、d两试管内的产物是相同的,但a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____过程,d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过程。
(2)b、c两试管内的产物都是_______,但b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过程,c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过程;b试管的产物中最多含有_______个碱基,有_______个密码子。
(3)d试管中加入的酶比a试管中加入的酶多了______________。
(4)若要在b试管中继续获得多肽,则至少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_______(填“32P”或“35S”)标记的____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
(4)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预计第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5)DNA复制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其复制过程遵循严格的_______原则。
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特点,便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中的F1的表现型可知,果蝇眼形中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雄果蝇中均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可能位于___________,也可能位于__________。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实验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
实验步骤:
①让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____________;
②让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_______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乔化蟠桃 |
乔化圆桃 |
矮化蟠桃 |
矮化圆桃 |
甲 |
乔化蟠桃x矮化圆桃 |
41 |
0 |
0 |
42 |
乙 |
乔化蟠桃x乔化圆桃 |
30 |
13 |
0 |
14 |
(1)根据组别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液为_______,B液为_______,C液为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
(2)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健康人构成胰腺组织的不同细胞可分泌不同的物质,如:消化酶、胰岛素,其中_______能进入血液。
(4)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在_______的调节下使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