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 _______  B___ ___  C ___ _____   D _________
(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 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 ___。
(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 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 ______。
(4)D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___ 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____ ______
(5)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周期,第___ __族, E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6)A、B、C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分别是__ ___晶体、____晶体、_ __晶体
(7)画出D的核外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排布遵循了______ ______原理和________ ____规则。
(8)用电子式表示B的硫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央滴入浓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比B端(填高、低、不变。下同);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比B端
(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Fe+Cu2=Fe2+Cu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Y为可溶性硫酸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质溶液Y是;(填化学式)
②X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③装置中盐桥中除添加琼脂外,还要添加KCl的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对盐桥中的K、Cl的移动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盐桥中的K向左侧烧杯移动、Cl向右侧烧杯移动
B.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Cl向左侧烧杯移动
C.盐桥中的K、Cl都向左侧烧杯移动
D.盐桥中的K、Cl几乎都不移动
(3)把(2)中盐桥改为铁棒插入A、B池中,其它不变,电流计的指针    (填“会”、“不会”)发生偏转,A装置名称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A中溶液浓度     (填增大、不变、变小),铜棒的电极名称为    (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
(4)把(2)中盐桥改为铜棒,其它不变,电流计的指针    (填“会”、“不会”)发生偏转,理由是   

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 mol的CO和0.3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mol/(L·min)-1,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2)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能使平衡常数K增大的有(填字母)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E加入催化剂;G移出一氧化碳气体
(3)如要一开始加入0.1 mol的CO、0.1 mol的H2O、0.2 mol的CO2和0.2 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mol/L。
(4)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mol 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CO2的质量分数(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5)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CO)=c(H2O)=0.09mol/L,c(CO2)=c(H2)=0.13mol/L,则此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填“是”或“否”),若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反应向移动。(填“正方向”或“逆方向”)

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表示
(2)用锌保护海底钢铁设施,其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氢氧化镁溶解在浓的氯化铵溶液,用离子方程表示
(5) Al(OH)3的电离反应方程式:

下图为某实验小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烧瓶中盛有乙醇和浓H2SO4。反应时,将乙酸从分液漏斗滴入烧瓶中即可。

①为方便研究酯化反应的过程,乙醇中的氧原子用18O进行了标记(即C2H518OH),请用氧的同位素示踪法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置A的名称是,使用时要先从口(填“a”或“b”)进水。
③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收集到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为了将这三者进行分离,该小组依如下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

试剂(a)是,试剂(b)是
分离方法(1)是,分离方法(2)是,分离方法(3)是

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1)的规定使用。常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W,可以经过如下反应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

①已知A→B为加成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A的原理:
②用D的同分异构体D1制备
a、D1的结构简式为
b、为避免副反应R-OH+R-OHR-O-R+H2O的发生,合理的制备途径可以按照酯化、的顺序依次进行(填反应类型)。
③已知乙烯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依C→D→E的原理,由E制备W的4步转化为:
第1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2步:消去反应;
第3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4步:加适量稀酸酸化,提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