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对取自5种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 表示无)
|
核膜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壁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戊 |
× |
× |
× |
√ |
√ |
√ |
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5种细胞中。
(1) 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
(2) 最可能取自动物,判断的依据是 。
(3) 最可能是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与白眼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A-a)位于染色体上,为显性性状。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为隐性性状。
(2)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红眼的雌性个体中,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为。
(3)子代中灰身雌蝇与黑身雄蝇交配,产生的黑身果蝇占后代比例为。
(4)若某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卵
细胞(如图所示)和一个极体,请在方框内绘出该极体的细胞图形(不考虑基因突变)。
Ⅰ.有关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实验的问题分析:
(1)该实验为(对照、对比)实验。
(2)检测B中有无酒精生成用试剂,颜色由橙色变为。乙装置酵母菌培养液上方空气中有氧气存在,却可以设计为无氧呼吸方式探究,原因是
。
(3)甲装置中酵母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其种群增长曲线为
(4)葡萄糖在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的总反应式:。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相比较,突出的不同点有:
。
Ⅱ.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问题探究。请回答:
(1)若将这个装置用来探究光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则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
(2)若将这个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则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
(3)若将这个装置用来探究Mg是否为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则应该增加一个装置,
做法是:。
(4)若将这个装置用来探究水稻对钙离子、硅离子的吸收情况,做法是:
。实验结果可说明水稻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时关闭,在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产生的,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
(5)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
(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
。
根据有关知识分析下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B、C、D四块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情况为
(2)若给你一些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并利用上述有关材料,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结论:
实验设计 ,
。
实验结果 。
(3)若把甲组放在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光照保持不变,则生长素的含量状况为A B。
(4) 和 是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因素,其中后者也是植物 性形成的原因。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I.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II.计数与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III.根据教材实验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必要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计数方法。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