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A~E代表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F代表某种结构,据此回答:
(1)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过程是解离→_________→_________→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E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标本应向___________移动。
(3)将细胞A~E按细胞分裂顺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洋葱细胞内有8对染色体,则在图D所对应的时期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此图表示有丝分裂_________期。
(5)观察中发现大多数细胞处于图______所示时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F代表某结构的名称是 。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 ,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 。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 (感受器、效应器)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 ,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
(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
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
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中a线段表示____
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_,此时Na+____ (内、外)流。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 |
接种物 |
总人数 |
癌前病变人数 |
|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
A1 |
对照剂 |
7863 |
83 |
A2 |
疫苗 |
7848 |
4 |
|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
B1 |
对照剂 |
1125 |
126 |
B2 |
疫苗 |
1121 |
125 |
(1)人体接种该疫苗后,该疫苗会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细胞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___清除体内HPV。
(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______。
(5)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回答关于用苹果酿酒的相关问题
(1)需要选用的发酵菌种是 。加入发酵罐的苹果泥要进行____ ;并在 条件下产生酒精。在生产过程中还需定期对发酵液采用 的方法进行观察计数,以了解发酵情形。
(2)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的新鲜苹果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 ,从而淘汰掉杂菌。检验酒精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酒精和_ 反应,显示灰绿色。
(3)为了提高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 酶处理原材料,发酵时温度一般控制在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果汁中不再有__ ,说明发酵基本完成
某农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 (hm2·a)。
植物 |
田鼠 |
鼬 |
||||
固定的太阳能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2 |
1.05×1010 |
7.50×109 |
7.15×109 |
2.44×108 |
2.25×108 |
2.18×108 |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如果该农田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则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和 上与人工经营时存在很大不同。
(2)流经该农田的总能量 (大于/等于/小于)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3)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鼬同化的能量中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现有若干能正常繁殖且未交配过的果蝇(甲、乙、丙、丁),眼色中正常眼(B)对褐眼(b)显性,体色中灰体(E)对黑体(e)显性,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所有个体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
(1)乙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 。
(2)若想在F1中获得基因型BbEe的比例最高,应选用的亲本杂交组合为 。若乙和丁杂交,则F1中正常眼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约为 。
(3)丙果蝇的变异来源是 。果蝇产生的配子中若没有控制眼色或体色的基因,均会引起受精后发育的幼体致死,则甲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存活个体所占比例约为 ,请用遗传图解予以解释(要求写出配子,无需标出具体表现型,只需标明后代存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