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图甲、乙所示,小佳手拿一个凸透镜,先看了自己的指纹,再伸直手臂看窗外远处的物体,看到的像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他做了如图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他先后将蜡烛放在A、B、C三个区域内。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成像情况。
(1)将蜡烛放在 区域时,反映的是图甲的成像原理,此时眼睛要在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观察,才能看到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虚像。
(2)将蜡烛 区域时,反映的是图乙的成像原理,这个成像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实验完毕,小佳将蜡烛换成一个高亮度的LED小灯,调整好高度,把它放到光具座的某一位置,左右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大小始终不变的圆形光斑(不是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如图所示,小文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小文发现烧杯中有大半杯热水,就倒掉一部分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她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水的质量从而 。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小文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此时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4)如图丙所示,水沸腾时气泡上升体积变大,是因为气泡受到水的 减小。
小明家新买了一台多功能LED台灯,其结构如图甲所示。S1是控制LED灯的开关,USB接口可以给手机充电。小明发现即使S1断开,USB接口也能正常使用。安全开关S2位于台灯底部的前端,当台灯倾斜,S2离开桌面时,它会自动断开,切断台灯的电源。
(1)根据以上信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接入电路。
(2)晓明对开关S2很感兴趣,并开始研究其功能。它将台灯点亮,并保持支架和灯头的夹角不变,试着向后调整支架的位置,当达到图丙所示的位置时,台灯虽未倾倒但底座前端刚好翘起,此时S2断开,台灯熄火。如果把台灯看做是杠杆,此时恰好平衡,则动力臂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臂。
接下来,小明向固定在底座上的笔筒中放入一支铅笔,这时台灯底座重新落回桌面,S2闭合,台灯亮起。当他再从笔筒中取出这只笔时,台灯底座前端翘起,再次熄灭。
(3)小明设想:如果利用安全开关S2,制作一个在手机充电时可以自动断电的控制装置,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夜间手机充电时间过长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经过思考小明只借助了湿巾和少量的水,结合学过的蒸发知识便设计出了一个简易的装置。以下是小明给的设计方案,请将其补充完整。
①抽取一张湿巾放进空笔筒中,并把手机数据线插入台灯底座的USB接口,手机开始充电。
②慢慢向后调节支架,同时观察手机充电的情况,直至手机刚好 。
③保持支架和灯头的位置不变, ,使开关S2闭合。
④一段时间后,台灯底座前端自动翘起,开关S2切断电路。在不改变支架和灯头位置的前提下,若要缩短充电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
在进行“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分别用不同的器材和方案进行研究。
(1)小明用金属块按照图甲所示方案中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试验,结合图中数据,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F浮 G排(填“>”、“=”或“<”)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步骤a中,向溢水杯中注水过少,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就进行步骤b的操作
B.步骤a中,在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时,当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将小桶放在杯口下,然后进行步骤b的操作
C.步骤b中,金属块浸没后,溢水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进行步骤c的操作
D.步骤a中,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并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正确的操作
(2)小红用蜡块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请将下述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 ,直至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天平左盘放置装满水的溢水杯,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蜡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天平左端下滑,同时蜡块排开的水从溢水杯口流进量筒中,观察天平的状态。
分析论证:
①上述实验中,将蜡块放入溢水杯中,在排开的水全部流出后,如果天平出
现 现象,则可以说明G蜡=G排。
②因为蜡块在水中漂浮,所以F浮 G蜡(填“>”、“=”或“<”)。
③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经仔细检查后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途中连接错误的那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导线不可交叉)
(2)解决以上问题后,小明在开关闭合前,先将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选填“A”或“B”)端,再闭合开关,此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随后在将滑片P向终点移动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无示数,则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电阻R短路 B.电流表短路
C.电压表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记录电流表示数。接下来断开开关,只取下阻值为5Ω的电阻R,把它依次更换成阻值为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并在实验中分别读取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试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流I/A |
0.6 |
0.4 |
0.3 |
0.24 |
0.2 |
电阻R/Ω |
5 |
10 |
15 |
20 |
25 |
(4)在评估交流环节中,小明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发现上述实验过程并不科学,因为在改变电阻的同时,没有控制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