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②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6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上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3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在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注释]①忘机:忘却心计。②泛泛:在水面飘浮或浮行的样子。
画线句写的是情景,“懒”状出之情态,“慵”状出黯然神伤之情态,“怕”状出之情态。
赏析本曲的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感愤
(宋) 王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
“燕然未勒”意为,范仲淹的《渔家傲》中也有“浊酒一杯家万里,”之句,表达的是与王令同样的心情。
请分析这首诗歌的主要抒情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诗歌颈联除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诗歌题为《春日》。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两种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