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子浓度都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后,发生反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在含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Cu2+、Fe3+、H+ |
| B.在含I—、SO32—、Br—的溶液中不断通入氯气:I—、Br—、SO32— |
| C.在含AlO2—、SO32—、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AlO2—、SO32— |
| D.在含Fe3+、H+、NH4+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Fe3+、NH4+、H+ |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验证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大小 | B.电解制Cl2和H2 |
| C.定容 |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 |
| B.常温常压下,17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 |
| C.23g钠与一定量的氧气作用,若两者均无剩余,转移NA个电子 |
| D.100mL 3 mol•L-1盐酸与5.6g Fe充分反应转移0.3 NA个电子 |
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X |
Y |
Z |
|
| A |
强电解质 |
电解质 |
化合物 |
| B |
胶体 |
分散系 |
混合物 |
| C |
碱性氧化物 |
金属氧化物 |
氧化物 |
| D |
置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离子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H++SO42-+Ba2++OH-=BaSO4↓+H2O |
| B.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O2+H2O+Ca2++2ClO-=CaCO3↓+2HClO |
|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2Fe3++Cu=Cu2++2Fe2+ |
| D.氢氧化铜加到醋酸溶液中:Cu(OH)2+2H+=Cu2++2H2O |
如右图所示,从a处通入氯气。若打开活塞b,d处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若关闭活塞b,d处的有色布条褪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处通入的是潮湿的氯气 |
| B.c中盛放的可能是浓硫酸 |
| C.c中盛放的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
| D.c中盛放的可能是饱和食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