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很多人称这次大会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据报道,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态化合物,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6O与18O为同种核素 |
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 |
C.16O=C=18O的化学性质与16O=C=16O完全不同 |
D.目前提出的“零碳经济”,目标是不再向环境排放CO2,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
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 |
B.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C.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
D.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
从柑橘中炼制萜二烯,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 |
C.分子式为C10H16 |
D.与过量的溴的CCl4溶液反应后产物如右图 |
有一环状化合物C8H8,它不能使含溴的溶液褪色,它的分子中碳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的衍生物只有一种.这种环状化合物可能是
A.![]() |
B.![]() |
C.![]() |
D.![]() |
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 B.④⑤⑦⑧ | C.③④⑤⑦⑧ | D.④⑤⑧ |
下列各组物质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水都能区别的是
A.苯和甲苯 | B.1-己烯和二甲苯 | C.苯和1-己烯 | D.己烷和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