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
〔元〕倪瓒
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注】①倪瓒,元代最有影响的画家,画界的权威。②王右军,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③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代画家,平生喜观漫游山水,将所见景物图于壁上,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④扛鼎:《史记•项羽本记》:“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1)诗的前两句提到王右军和宗少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后两句暗含王叔明画作的特点。作为元代著名画家,他的画作有较强的代表性。请结合作者对王叔明画作的感情倾向,分析元画的欣赏趣味。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景物,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3)就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诗中用一个“字明写山野的“静”,又用了哪几个诗句暗写山野的静意

从“动和静”的关系角度赏析诗中的典型句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秋词(刘禹锡)行秋(徐玑)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嗾:“教唆”的意思。
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情感基调却略有不同,刘诗的情感基调是,徐诗的情感基调是。
请简析刘诗后两句的艺术手法和徐诗整首诗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 式
故国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注:汤式,生卒年不详,宁波人。元末曾补本县吏,后落魄江湖间。明成祖朱棣时曾为文学侍从。
(1)最能集中体现这首元曲情感的是哪个词?请阐释其具体含义。
答:
(2)简要赏析曲中“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句。
答:

阅读宋词,回答下面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①燕争泥。沈郎②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③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③鹧鸪:一种鸟,其啼叫声俗谓似“行不得也哥哥”。
⑴词调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⑵“此情惟有落花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