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赏析。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歌。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游丝,蛛丝。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这两句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
(2)词的最后两句选用了哪些传统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此诗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任意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6分)
京口月夕书怀
(宋)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怎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4分)
浣溪沙①
姜 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②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③。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离除夕还有五日时,作者返家,途中过苏州,
|
经吴松,遂作此词。②石塘:苏州之小长桥。③头:指船头。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阅读下面这首诗
半山春晚即事①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②路静,交交③园屋深。
床敷④每小息,杖屦⑤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翳翳(yì):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ēi):池塘。③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④床敷:安置卧具。⑤杖屦(jù):扶杖漫步。简析此诗尾联的手法。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此诗云:“寓感奋于冲夷(冲和平易)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秋日赴阙题潼关①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②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陕西永济县东南。“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