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导弹”是指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 |
B.原生质体完全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质的流动性有关 |
C.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不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造成基因污染 |
D.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去除细胞间质均可利用酶解法 |
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
C.d<b时,M与N竞争激烈 |
D.M、N将呈现“J”型增长 |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 )
A.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 |
B.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 |
C.从弃耕荒废的农田开始的演替 |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
浅海中海藻、节肢动物、牡蛎、鱼类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群落 | B.种群 |
C.生态系统 | D.生态因子 |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 B.42只 | C.99只 | D.160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