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在研究酵母菌的生命活动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活的干酵母和葡萄糖,1,3,4号三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2号试管中不加蒸馏水。处理方式和温度条件如下表:

试管号
加入物质
处理方式
温度条件

干酵母+葡萄糖+蒸馏水
密闭
30℃

干酵母+葡萄糖
密闭
30℃

干酵母+葡萄糖+蒸馏水
不密闭、振荡
30℃

干酵母+葡萄糖+蒸馏水
不密闭、振荡
煮沸后冷却至30℃

 
请据表回答问题:
(1)产生酒精的是  号试管,其化学反应式为                               
(2)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号试管,其化学反应式为                     
(3)根据酵母菌代谢活动特点,   号试管中酵母菌产生ATP最多。
(4)如果把干酵母改成乳酸菌,则1试管溶液的pH值将     (上升、下降、不变),其化学反应式是                                                      。3号试管的pH值将                    (上升、下降、不变)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突出,生态的重建与恢复也日益迫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地两种动物种群数量在修建高速公路(A点)前后的变化情况。

①图1表示某种爬行动物数量的变化,这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变大,造成种群数量明显下降。高速公路还导致爬行动物种群生活区域被分割,阻止,可能引起该物种的发生新的改变导致物种向不同方向进化。
②图2表示某种蛾类数量的变化,交通日夜繁忙的情况下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是生态系统
的影响。
(2)对某段高速公路人工铺植草皮护坡进行了7年的跟踪研究,植物种类变化情况如下:

时间(年)
0
2
5
7
植物(种)
1
8
16
30

①请描述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情况:;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是:
②在温暖湿润、植物种类丰富的华南地区,上述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由草本植物阶段向灌木阶段、再向
演替;人工生态重建能使护坡地群落较快地接近周边原生群落的结构,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

基因重复促使物种的分化和多样性的增多。图1和图2分别表示基因重复的两种机制,请回答问题:

(1)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上各有2个“16A区段”,其中1条X染色体上1个“16A区段”发生不对等交换,导致重棒眼出现。请描述重棒眼雌果蝇中“16A区段”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2)人类通过上述 机制形成了1 000多个嗅觉基因,许多嗅觉基因可通过成为无功能的“基因”。研究发现其他灵长类生物嗅觉基因退化却没有人类这么快,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的结果。
(3)图1、图2两种机制只是单个基因的重复,一些生物还可以通过使所有核基因的数目增加一倍。
(4)人类编码谷氨酸脱氢酶的基因有GLUD1和GLUD2两种,研究认为,其中GLUD2基因就是由 GLUD1基因在大约2300万年前通过逆转录转座产生的,此过程涉及到的酶有;谷氨酸脱氢酶主要分布于肝、肾、脑等不同组织中,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基因的,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水体氮、磷富营养化常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赤潮”或“绿潮”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华”生物主要是蓝藻,“赤潮” 生物主要是甲藻和硅藻,“绿潮” 生物主要是绿藻,这些藻类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藻类细胞以方式吸收NO3-、PO43-。富营养化所造成危害,说明污染的破坏力超过了
(2)某沿海地区连续7年爆发大规模的浒苔(大型绿藻),某科研小组对浒苔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烧杯编号
1
2
3
4
光照强度(lx)
0
70
270
470
浒苔沉浮状况
沉入烧杯底部
沉入烧杯底部
悬于
水中
浮于
水面

不同光照水平下浒苔的浮沉状况

浒苔光照强度与O2吸收、释放量的关系
①实验前需要对浒苔进行抽气处理,目的是;浒苔的沉浮状况,与细胞中的(生理活动)有关。
②表中3、4号烧杯的光照强度,与右图中的对应。
③实验结果表明,当日照强度弱时的明显危害是,水体会出现降低。
(3)请从元素、化合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上说明水体氮、磷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

如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___
阶段。
(2)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说明时期和具体染色体的行为)
(3)图D纵坐标中y1和y2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在图D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4)请在E内画出该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条。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
(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段,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