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            方法。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          的方法。
(4)淡化食盐水,可采用           的方法。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A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其合成过程如下:(水及其他无机产物均已省略)

已知:RCH2Cl→RCH2OH,A的分子中不含甲基,且能使溴水褪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各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均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甲可作发酵粉,乙是一种常用的化肥。B、D常温下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
(2)D的水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说明D溶液显____性,请用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释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乙溶液与过量的KOH溶液共热,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我国对中药中重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含量等各项指标检查是非常严格的。下面是分析实验室对中草药中可能的残余有毒元素As的检验方法和步骤(As在中草药中主要以As2O3的形式存在):
① 取1000g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此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As元素将转化为H3AsO3
② 将待测溶液转移到250mL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0.2%的淀粉溶液;
③ 用0.001mol/L标准碘溶液滴定待测溶液至终点,消耗20.00mL标准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H3AsO3+ I2+ H2O→H3AsO4+ I+ H(未配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对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
(2)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__H3AsO3+__I2+__H2O— __H3AsO4+__I+__H
(3)如何判断滴定到达终点?
(4)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规定:绿色中药的砷含量不能超过
2.000mg/kg,试计算该草药样品中砷含量为mg/kg,则该草药样品(填
“合格”或“不合格”)。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E与A同主族;A、B、C这三种元素中,每一种与D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
(2)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纵行。
(3)C与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E3C,试写出它的电子式:__________。
(4)写出一个E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盐X的水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反应Ⅲ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
①反应I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水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
②反应Ⅱ中,乙与H2O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比较反应Ⅰ、Ⅱ的反应条件,可得出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_________(填“强”或“弱”)。
(2)若甲、乙是化合物,且反应Ⅲ是工业制漂白粉的反应。
①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Ⅱ是化合反应。乙可与硫酸铵共热反应制氨气,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饱和氯水中加块状石灰石,能制得较浓HClO溶液,同时放出一种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