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早已知道,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需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就可以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从而抑制它的生长。与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可使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低于正常体细胞 |
B.糖类是包括癌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
C.切断肿瘤细胞的“糖路”,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
D.谷氨酰胺可能是用于合成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
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4 | B.1/8 | C.1/16 | D.1/24 |
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自养需氧型的单细胞生物 |
B.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
C.狮和虎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在同一环境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B.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就是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 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
和30%。若此时从岛外引入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
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57% | B.52% | C.48% | D.43% |
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A.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
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