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路过。
第一个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
第二个感慨万千,叹了口气说:“天。花中有刺!”
第三个却眼睛一亮,说:“不,!”
第一个人挺麻木,他看不到风景;第二个人挺悲观。风景时于他没有意义;至于第三个人嘛,他是个乐观主义者。
朋友,你是哪一个呢?请在原文的横线处填写一句适当的话。(10个字以内,注意上下文连贯)(1分)
三个人对花的态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针对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生观加以点评。(100字左右)(3分)
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试题。(6分)班刊“科学成就”专栏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请在《辞海》“爱因斯坦”的释义中选择用的信息。(填写序号,多选不给分)(2分)
爱因斯坦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②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③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新发现的推动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16年)。④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⑤在阐明布朗运动,发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⑥后期致力于相对论“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惜无成效。⑦爱因斯坦的理论,特别是相对论,揭示了空间一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⑧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⑨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剐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
适用的信息: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活动小组要组织一次主题为“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的交流讨论,请撰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发言稿。(2分)
语文实践活动。(共6分)
风流人物虽然伴随着历史的泥沙沉积于记忆的河床,但他们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竖起一座座丰碑,让人们倾倒。让我们一起触摸古今风流人物,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吧!【活动一:名著风流人物】下面各句中所涉及的风流人物都出自同一部名著的一项是()
(1)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借得东风等流芳百世。
(2)他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被当朝权奸高俅所害,蒙冤刺配沧州。后看守草料场,高俅又派人纵火,企图将他烧死。被迫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屡建战功。
(3)他敢于冒险,即使孤身流落荒岛也不决不气馁,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面对人生困境,他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4)他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扮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他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5)他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6)他嫉恶如仇,怒打蒋门神;他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他一身虎胆,武艺高超,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A.(1)(2)(4) | B.(2)(3)(4) | C.(2)(4)(5) | D.(2)(4)(6) |
【活动二:网络风流人物】小华同学向大家推荐了一位“打假斗士”方舟子,他认为方舟子称得上是网络上的风流人物。你看了相关资料后认同小华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原因。
资料:方舟子以自己创办的新语丝和博客、微博为基地、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打假,引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打假旋风。被他揭露的造假人物有唐骏、李一、乐嘉、李开复以及中学生喜欢的作家韩寒,方舟子质疑韩寒之父代笔为子写作,“代笔门”引发的网络大论战持续至今,“挺韩派”和“倒韩派”各执一词。在凤凰网“你认为当下的中国是否需要方舟子?”的调查中,近九成网友认为中国当下需要方舟子这样的打假人士。方舟子以执着态度揭露造假和浮夸,寻求事实真相,哪怕遭人报复。有人说方舟子一直就像孤独的斗士,始终站在“造假者”的对面。【活动三:今朝风流人物】今朝风流人物总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走近他们,学习他们。
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警界保尔——孙炎明
“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摘自孙炎明语录。
6年前,孙炎明被确诊患上脑癌,先后动过三次大手术……可每当身体稍好一些,他就主动要求上岗工作,被同事们尊敬地称为警界的“保尔柯察金”。
面对他,你有何感言?请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
①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②能从中得到激励,从而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③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