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固体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试剂1的化学式是 ▲ ;加入试剂1后呈红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4)某一同学在实验中由于加入了过量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另有四位同学进行了下表的猜想,你认为丁同学的猜想会是什么?
编 号 |
猜 想 |
甲 |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 |
乙 |
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
丙 |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
丁 |
? ![]() |
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合理与否?请同学们根据结论完成下表的实验设计方案。可选用试剂:浓硫酸、1.0mol·L-1HNO3、1.0mol·L-1盐酸、1.0 mol·L-1 NaOH、0.1mol·L-1FeCl3、0.1mol·L-1CuSO4、20%KSCN、蒸馏水。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 论 |
|
|
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 |
加碘盐可防止碘缺乏病,目前加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碘酸钾晶体通常情况下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能跟某些还原剂作用生成碘;在碱性溶液中,碘酸钾能被氯气、次氯酸等强氧化剂氧化为更高价的碘的含氧酸盐。工业上制碘酸钾的方法是:将碘单质与氯酸钾混合后加入稀酸酸化加热可反应生成碘酸氢钾及氯化钾、氯气。加热使所有的氯气都逸出。冷却结晶后可得到碘酸氢钾晶体,再溶解于水得到碘酸氢钾溶液。用KOH溶液调节pH值,再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碘酸钾。
(1)已知下列反应中,两种还原产物所得电子数目相同,请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2+□KClO3+□H2O→□KH(IO3)2+□KCl+□Cl2↑。
(2)在生成碘酸氢钾时用稀酸酸化时不能用盐酸,因为盐酸会与碘酸氢钾反应而生成氯气、碘单质及氯化钾,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在得到碘酸氢钾后省略了“加热使所有的氯气都逸出。冷却结晶后可得到碘酸氢钾晶体,再溶解于水得到碘酸氢钾溶液。”直接用KOH溶液调节pH,则可能会导致碘酸钾的产率;原因是。
(4)用题给的方法生产碘酸钾时,得到的碘酸钾23.54g与KClO溶液混合反应后得到的高碘酸钾为23g,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则该碘酸钾的纯度为
已知在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化合物是极不稳定的,它会自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化合物A为苯的同系物,aL A的蒸汽完全燃烧消耗相同状况下O29aL。关于A的一系列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C能发生银镜反应,并且C在浓碱条件下可以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E和F。回答有关问题
(1)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B是反应①的产物之一,写出反应①其他可能的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不包含G),写出其中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块银白色的金属单质,将其投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均能产生一种气体,经验证是氢气,他认为该金属一定是铝。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2)你(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的观点吗?若不同意,你认为还有可能该金属是。请你设计一个方法进行进一步确认。
A、B两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研究表明A、B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2)试写出B元素形成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要求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实验室用氨水和可溶性铝盐反应制备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
;
(2)铜在空气中变为铜绿Cu2(OH)2CO3的化学方程式:
;
(3)除去Fe2O3中的少量Al2O3的化学方程式:
;
(4)高温条件下的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