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2(g)+ H2(g) CO(g)+ H2O(g)。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
7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 ·C(H2)=" C(CO)" ·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
(5)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 为2 mol/L ,C(H2)为1.5 mol/L ,C(CO) 为1mol/L, C(H2O)为3 mol/L,则此时刻反应向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其离子方程式是。为防止环境污染,可用碱液吸收氮的氧化物。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一种钠盐,该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① CH4(g) + 4 NO2(g) =" 4" NO(g) + CO2(g) +2 H2O(g) △H=-574 kJ·mol-1
② CH4(g) + 4 NO(g) =" 2" N2(g) + CO2(g) + 2 H2O(g) △H= -1160 kJ·mol-1
根据①和②,标准状况下,4.48 L CH4恰好将NO2转化为N2时,△H=。
(4)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将3.0 L NO和NO2的 混合气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中 NO和NO2的体积比是 。
(5)含有1mol 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所得氧化产物a、b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则b是
(填化学式),n3 =mol。
用标签如图的浓硫酸配得200 mL某浓度的稀硫酸,现将27.2 g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其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氢气2.24 L(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不显红色,且无固体剩余物,求:(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①配制200 mL该稀硫酸,需要浓硫酸 ▲mL;
②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③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有一包白色固体物质,可能含有CuSO4、Na2SO4、KCl、Na2CO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白色固体溶于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滴加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
硝酸,沉淀没有溶解。另一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可能有 ▲。
电解铝技术的出现与成熟让铝从皇家珍品变成汽车、轮船、航天航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等)提取纯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提取流程图
|
|
(1)固体Ⅱ的化学式为_ ▲ ,该固体的颜色为 ▲ ;
(2)在实际工业生产流程⑤中需加入冰晶石,目的是 ▲ ;
(3)写出流程③的离子方程式 ▲ ;
(4)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在引燃条件下常用来焊接钢轨,主要是利用该反应 ▲ ;
(5)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过程不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
A.复分解反应 | B.氧化还原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分解反应 |
(6)生产过程中除NaOH、H2O可以循环使用外,还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 ▲ _;
(7)若向滤液Ⅰ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随NaOH滴入关系正确的是
Ⅰ溴被称为海洋元素,向盐卤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溴:Cl2 + 2NaBr =" 2NaCl" + Br2,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为 ▲(写元素符号);若上述反应制得16g Br2 ,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个。
Ⅱ请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小明运用化学实验证明了久置于空气中的亚硫酸钠已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亚硫酸钠变质的原因 ▲。
(2)FeSO4溶液用稀H2SO4酸化,放置一段时间后略显黄色,写出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然后向其中滴加KI-淀粉溶液变蓝色,写出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_。